這是一套古典水墨風中國書法PPT模板,共24頁;
PPT模板封面使用了水墨繪製的群山、字帖、筆墨等背景圖片。中間填寫中國書法PPT標題。界面風格古典大氣,與書法PPT主題搭配。
PowerPoint模板內容頁,由多張書法作品插圖、書寫教程插圖等,搭配PPT文字排版。
中國書法PPT內容簡介:
一、中國書法的歷史由來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的書寫藝術,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鐘鼎文) 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中國書法是一種很獨特的視覺藝術,漢字是中國書法中的 重要因素,因為中國書法是在中國文化裡產生、發展起來的,而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漢字為依託,是中國書法區別於其他種類書法的主要標誌。中國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書寫性發展到一種審美階段——融入了創作者的觀念、思維、精神,並能激發審美對象的審美情感(也就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書法的形成)。
...
二、中國文字的演變過程(種類,主要作品)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 : 商、西周、秦、漢、唐、宋、元、明清、民國、當代
自商代中後期出現的甲骨文和金文,從商代後期到秦統一中國,漢字演變的總趨勢是由繁到簡。這種演變具體反映在字體和字形的嬗變之中。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殷商時期刻寫在龜骨,獸骨,人骨上記載占卜,祭祀等活動的文字。也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 從字體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甲骨文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金文是指鑄造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中國在夏代就已進入青銅時代,銅的冶煉和銅器的製造技術十分發達。因為周朝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為這類銅器以鐘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過去又叫作“鐘鼎文”。
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西周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800多年。金文的字數,據容庚《金文編》記載,共計3722個, 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採用的字體 。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廣義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稱“鐘鼎文”)與籀文(金文之繁化),而當代漢字學家推算秦朝應尚有甲骨文,所以現在也包括其中。大篆狹義指籀文,遺存石刻石鼓文,以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石鼓文因刻於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體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 各國的漢字出現了簡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況。
秦始皇滅六國後,下令以秦國的“小篆”作標準,統一全國文字。篆體,又稱為“篆書”,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認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體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隸書,有秦隸、漢隸等 ,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根據出土簡牘,隸書始創於秦朝,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上承篆書傳統,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
隸書是在監獄裡創造出來的字體。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隸書是相對於篆書而言的,隸書之名源於東漢。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到東漢時,撇、捺、點等畫美化為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書法藝術美。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始於漢末,通行至現代,長盛不衰。
楷書的產生,緊扣漢隸的規矩法度,而追求形體美的進一步發展,漢末、三國時期,漢字的書寫逐漸變波、磔而為撇、捺、且有了“側”(點)、“掠”(長撇)、“啄”(短撇)、“提”(直 鉤)等筆畫,使結構上更趨嚴整。如《武威醫簡》、《居延漢簡》等。楷書的特點在於規矩整齊,是字體中的楷模,所以稱為楷書,一直沿用至現代。
草書的發展來看:草書發展可分為早期草書、章草和今草三大階段。早期草書是跟隸書平行的書體,一般稱為隸草,實際上夾雜了一些篆草的形體。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大約出現在東漢末年。它是一種統稱,分為行楷和行草兩種。它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行書實用性和藝術性皆高,而楷書是文字符號,實用性高且見功夫;相比較而言,草書則是藝術性高,但是實用性顯得相對不足。
...
三、中國書法的練習(鋼筆書法,毛筆書法)
橫畫要寫平穩,因為橫在一個字中起平衡作用,橫不平,則字不穩。
橫有長橫、短橫,還有左尖橫、右尖橫、腰粗橫等形態,其形態變化之多成就了橫形態的豐富、生動性。由於人的視覺的錯覺,橫畫不能寫成水平,而應寫成左低右高,收筆時稍按一下筆,這樣,看起來才顯得平穩。人們常說的“橫平豎直”,不是指橫水平書寫,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穩的意思。
豎畫要寫垂直,因為豎畫在一個字中往往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豎有垂露、懸針和短豎之分。
撇有斜撇、豎撇、短撇、平撇之分。
書法練習最常見的兩種方法是摹寫法和臨寫法。
摹寫法
一是用透明而不浸墨的書寫紙蓋在字帖上面,用毛筆對著字畫摹寫,筆隨影走,稱為摹影。二是用薄紙蓋在字帖上面,先照著字體輪廓勾描成空心字,然後填寫成黑體字,稱為“雙鉤”,也稱“響拓”(現今可用複印)。三是用書寫紙蓋在字帖上,先用硬筆畫出字體筆畫的中心線,然後對照字帖,用毛筆順細線摹寫。此 法適用於初學者,也可用於對新帖的練習,運用此法宜於掌握字形的位置,即結體。
臨寫法
臨寫法是在摹帖的基礎上,模仿著帖上的字書寫,其方法也有三種:一是對臨法。就是看準字帖上的字,在紙(楷書先用有格的紙)上 振筆直書。二是背臨法,也 叫默寫法。即把學習過的各種技法,各類章法及字形的變化,試著一一默寫出來,再將原帖打開與之對照,找出差距完善其本。三是意臨,也稱“書空”。是指在有了上述基本功之後,不在一本帖上逗留,要想辦法開拓視野,在不同風格,技巧的各家帖 中尋找契機。
...
關鍵詞:古典水墨書法主題PPT模板,中國書法PPT模板免費下載,.PPTX格式;